在高校實驗室管理領域,精準的分級分類管理至關重要,它直接關系到實驗室運行的安全性、高效性。諾飛爾實驗室管理系統憑借先進的理念與技術,在高校實驗室分級分類管理方面形成了一套科學且完善的方案。
依據危險源,科學劃分實驗室類別
諾飛爾遵循教育部相關辦法,將高校實驗室依據主要危險源類別,細致劃分為化學類、生物類、輻射類、機電類、其他類等類別。
在化學類實驗室管理中,諾飛爾系統對各類化學試劑、反應過程進行精準監控。通過物聯網技術,實時掌握易制毒、易制爆、劇毒等化學藥品的存儲量、使用情況與存儲環境參數。一旦出現藥品存量異常、環境溫濕度超出安全范圍等情況,系統立即通過短信、站內信等多渠道向管理人員預警,確保化學類實驗室的化學性危險源與物理性危險源都處于嚴密管控之下。
對于生物類實驗室,諾飛爾著重關注病原微生物、生物材料、有毒有害藥品及特種儀器設備。利用 AI 圖像識別技術,對實驗室內的病原微生物樣本存儲、實驗動物活動情況進行監控。例如,當實驗動物出現異常行為(可能預示著病原體泄漏等風險)時,系統能及時捕捉并報警,防止生物安全風險擴散。
輻射類實驗室的管理,諾飛爾依靠專業的輻射監測設備與系統集成。實時采集輻射劑量數據,若輻射值超過安全閾值,系統迅速啟動安全防護機制,如自動關閉相關設備、封鎖實驗室區域,并通知專業人員處理,保障人員與環境安全。
評估風險,合理確定實驗室安全等級
諾飛爾根據實驗室中存在的危險源及其存量,進行全面的風險評價,判定實驗室安全等級,分為 Ⅰ、Ⅱ、Ⅲ、Ⅳ 級(或紅、橙、黃、藍級),分別對應重大風險、高風險、中風險、低風險等級的實驗室。
以 Ⅰ 級 / 紅色級(重大風險)實驗室為例,這類實驗室通常涉及高毒、高傳染性物質或大型復雜設備。諾飛爾為其配備全方位、高精度的監測體系,對每一個關鍵風險點進行 24 小時不間斷監測。同時,針對重要危險源制定詳細且個性化的管理辦法與應急管控措施,責任明確到人,確保在緊急情況發生時能夠迅速響應、有效處置。
對于 Ⅱ 級 / 橙色級(高風險)實驗室,諾飛爾在重點監測主要危險源的基礎上,加強對實驗室整體環境與人員操作規范的監督。通過 AI 行為分析技術,識別人員的違規操作行為,如未按規定佩戴防護裝備、違規使用設備等,及時進行提醒與糾正,降低風險發生概率。
Ⅲ 級 / 黃色級(中風險)和 Ⅳ 級 / 藍色級(低風險)實驗室,諾飛爾同樣提供針對性的管理方案。對 Ⅲ 級實驗室的常規設備運行、試劑使用進行規范化管理;對 Ⅳ 級實驗室,重點保障基礎設備的穩定運行與基礎環境的安全,如對計算機機房的溫度、濕度及用電安全進行監控等。
動態管理,及時更新分級分類信息
高校實驗室的研究內容、設備儀器、人員流動等因素時常變化,諾飛爾系統具備強大的動態管理能力。當實驗室的用途、研究內容、危險源類型與數量等因素發生變動時,能立即觸發重新評估機制。
例如,某化學類實驗室新引入一種高風險化學試劑,實驗人員在諾飛爾系統中錄入相關信息后,系統自動根據新的危險源情況,結合現有風險因素,重新進行安全風險評價,判定實驗室安全類別及級別。若評級發生變更,系統及時更新實驗室安全分級分類管理臺賬,并將變更信息同步至實驗室門外的安全信息牌,確保信息的及時性與準確性。
在新建、改擴建實驗室項目中,諾飛爾從項目規劃階段就介入,與建設項目同步進行危險源辨識和安全風險評價。根據建設方案,提前規劃監測設備的安裝位置、制定相應的安全管理措施,保障新實驗室從啟用之初就符合科學的分級分類管理要求。
諾飛爾實驗室管理系統通過科學的類別劃分、合理的等級判定以及靈活的動態管理,為高校實驗室分級分類管理提供了堅實有力的支持,全面提升高校實驗室的管理水平與安全保障能力 。